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一行
长安香积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圆满
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吕俊涛
香积寺2017年秋季传授在家菩萨戒
长安香积寺组织僧众学习“十九大
香积寺2017年秋季传授在家菩萨戒
成都市政协参访团一行参观香积寺
长安香积寺方丈本昌大和尚荣获第
炉香赞
炉香赞
 
 
当念佛时 三资全具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印光大师 点击:55 发布时间:2018-12-20 04:49:00
 

      鄙人信从净土,已决定奉行,而于愿行两字,尚须乞教,愿与行是否两种分运,抑须同运?一、若以两种而论,则念佛时先发愿求生,如慈云十念求生文,然后再念,惟念佛时只存「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之旨,心口如一,历历而转,于念念中但存这么念,并亦无求生之愿,而依此念法往生均属上品,此是照彻悟禅师之语。二、若以愿行同运而论,则念佛时声声如婴儿堕水急呼母救,此杭州玉峰禅师之说。又若坚密大师云:「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与玉峰师说正同。惟以上两说,第一说所云,念佛时似少恳切之旨。蕅益大师曾云:「求生净土,全赖信愿。若无信愿,则虽念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亦无得生之理。」然则虽念到一心不乱,恐未能十足稳当。照第二说所云,虽念佛时愿行具足,而念念之间,心中多存一愿,则于一心不乱,似又嫌不纯。近时杭僧□□师亦以不能兼顾,不能不顾为虑。玉峰有用兵之喻,末学钝根未明究竟,想高贤必有确论以作后学津梁。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法中,生起许多障碍。俾彻悟、坚密、蕅益三大师之普照万汇圆满月光,只因一丝当目,便成分隔矣。惜哉!今谓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如子忆母,其间断无狐疑不信,与不愿见母之念头可得。说甚同运分运,说甚愿存则一心不纯。原是一个,何得头上安头,以不能兼顾及不能不兼顾为虑。观阁下之所说,与某僧之论,皆实未能着实从事,乃于未发足前,先拟议到家景象。故于古人对治分别之法言,反生出种种分别。试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恳切而能然乎?无信愿而能然乎?彻悟、坚密二师之语虽有异,而意实相资而相成。认做分运同运,可谓无择法眼。至于蕅益所说,乃是为一辈倚傍宗门,念自性弥陀,生惟心净土,及不依净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乱为究竟极则事者之法药也。何可引此净宗门外之事,以例信愿具足之真修,致门径混滥也。此上约理通说也。若约事别说,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晨朝十念,亦先念佛后发愿。〕或用小净土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须知发愿读文,乃令依文发愿耳。非以读文一遍,即为发愿也。除朝暮发愿外,一切时但以至诚恳切念佛即已。(增广上.拟答某居士书〔附某居士原书〕)
页面功能: 【字体: 】 【收藏】  【打印】 【关闭】 【顶部
上一篇信息:【竹窗随笔】修 福
下一篇信息:【佛七法会】本昌大和尚随机开示之一
 
版权所有:长安香积寺【http://www.xiangjisi.com.cn
寺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香积寺村 邮编:710118
客堂电话:029-85973209 法宝结缘:029-85973209 传真:029-8597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