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德清大师,字澄印,晚年号憨山老人,所以后世都尊称他为憨山大师。大师俗姓蔡,金陵人。他母亲梦见观音菩萨抱送童子而怀孕。诞生时,白衣重胞。19岁出家,专心念佛。一夜,他梦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正当日落之处,面目光相,了了分明。自此以后,圣相如灯,时时在目。接着,大师到五台习定,发明本有佛性。又刺血书《华严经》,每下一笔,念佛一声。久久之后,念佛已是动静一如。万历10年,大师住在牢山,李太后下令出资造寺,赐名海印。当时太后已多次派宫中使者修诸塔寺,朝中执政有些与宫中使者有意见,便暗令朝廷特务大内东厂人役,扮成道士,击登闻鼓(皇鼓),以侵占的理由告御状。事情牵累到大师,被判私造寺院罪,发配雷州。大师随足迹所至之处,穿俗服、戴冠巾说法,又发弘经大愿,注疏《楞伽》、《楞严》诸经。万历42年,奉皇帝诏,恢复僧服,还过庐山,结庵在五乳峰下。尊效慧远大师六时刻漏的做法,修净业益加精勤。当时有个修禅人海阳师,向大师求授戒法,并请问修净土的要旨,
大师回答道:“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此之法门,乃佛无问自说,三根普被,四众刘收,非是权为下根设也。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则心自净。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立念佛正行。然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若念至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然一心持名,固是正行。又必资以观想,更见稳密。佛为韦提希说十六妙观,便得一生取办。今当于十六观中,随取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说莲华宝池等,随意观想。若观想分明,则二六时中,现前如在净土,临命终时,一念顿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断恶念烦恼。以此净心,观念相继,净土真因,无外此者。”参考译文如下:
“我佛所说修行出生死之法,方便有多门,但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此法是佛无问自说,上中下三根普被,僧俗男女四众齐收,并不是单为下根而暂时变通所设的方便。经文说:若净佛土,当净自心。所以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杀盗淫)口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贪瞋痴),这十恶业,乃是三途苦因。所以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如此则心自净。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之苦,发愿往生安养,规定念佛正行。然而念佛必须要为了脱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昼夜六时,行住坐卧,拿匙举筷,转身回旋,低头抬头,或动或静,或闲或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无有他心。如此用心修念,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也不忘失,醒睡一样,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这时就是念佛得力之时。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也就不被生死所拘留,感应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是必定往生的效果和验证。
但是,一心持名,固然是正行,也必须以观想相助,则更加稳当绵密。如来为韦提希夫人所说的十六妙观,便是一生成办的大法。我们也可以在十六观中,随取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中的莲华宝池等,随意观想。若是观想分明,则昼夜六时,现前如在净土,临命终时,一念就可以往生。这样用心,精持戒行,永远断除恶念烦恼。以此净心,观念相继,净土真因,此外再无别的了。”又有一位净心居士,因为念佛不能成片,请大师并示,大师说: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能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尝反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杯水救车薪之火,有是理哉。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怕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此事全要自已著力。若但将念佛做面皮,如此驴年无受用时。直须勇猛,理莫迟疑。”参考译文如下:
“修行第一是要为了脱生死心切。了脱生死心不切,怎么能念佛成片。况且众生自无量劫来,念念都是妄想,情根牢固地荫蔽着自性,就算今生想出世,又何曾有一念痛感生死之吾。日用之中念念循情,未曾反省。想用这种虚浮信心,断除多劫生死,正所谓以杯水救车薪之火,有这个理吗?若果真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头燃,只怕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把这一声佛号死死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于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这样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然成片。这事全要自己使力。若是只把念佛做个脸面,驴年马月也没有受用之时。直须勇猛精进,更莫迟疑。”
在庐山住了几年后,大师迁居曹溪。天启3年10月,示现微疾,对人说:“老僧世缘就要结束了。”于是沐浴焚香,端坐而逝,有光明照亮天空,享年7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