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供僧感悟之 人间净土自在心
——张思琦
2016年10月1日是祖国67周年大庆之日,也是净土祖庭香积寺慈善功德会终南山供僧活动的首日。作为佛教慈善义工,我第一次参加供僧活动。在供僧过程中,我从很多方面加深了对三宝的认识,我将从一个发心和三种感动来记录我今天的收获。
终南供僧,使我忆念起自己与香积寺的缘分: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香积寺,古寺的钟声唤醒藏在心识深处的往昔,声声木鱼敲醒沉睡在其中的记忆...这个佛缘再也没有断;一大早,我与友首先拜谒香积寺各殿和善导大师崇灵塔,绕塔三匝后来到山门广场与供僧大众们集合参加启动仪式。
站在“净土祖庭”、“千年古刹”前,一百三十余位师兄善友为伴。我仰望古刹山门,观照内心自问:我的发心由何而生?是宁居士的一句:“三宝需要我们的护持”?是亲近佛法僧的法喜还是为自己积累福报的资粮?这个发心在供僧的道路上得到了答案——是那颗出离心与菩提心的种子!无论你是谁,只要在心中种下这颗菩提种子,它会在你每一步的修行中生根、发芽,直至结出究竟圆满的菩提果实。
第一种感动来自三宝的加持。列队待发的居士们站在香积寺山门前广场上聆听香积寺常住宏源法师的开示:“要在供僧活动中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成就这次供僧活动。”这些字都深深扎根在我心里了。
当天因缘实在殊胜,终南山石佛寺普度老和尚特送来锦旗和从尼泊尔恭请回来的佛舍利,居士们不约而同虔诚相继跪地;迎请舍利的吴师兄更是三步一跪拜上前恭请;居士们发自肺腑的高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号声声入耳入心,信众和香客纷纷停止了脚步,瞻仰这一庄严殊胜的场面;震撼与感动围绕着在场所有的人,我激动的热泪盈眶,这极大增上了我与三宝的法缘,能令我今后修行的信心更加坚固。
随后分组出发,我们这一路小组来到石砭峪,此时正值金秋丹桂飘香时节,山色明媚,流水婉柔。我忆起《无量寿经》中一句“随风散馥,沿水流芬”这美好是大自然的,也是人心上的。
第二种感动来自供僧中师兄们的互相帮助,物资车每到一处停靠,组长统计好需要分发的份数,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上前领取。有的师兄背包里装满了,两个手还不要空下,又抄起两袋道粮高兴的前进;有一位师兄干脆就背来了承载量很大的背篓,并且一路上走在我的前面还不断要求分担我手上的物品;有的师兄背负沉重的杂粮谷物,依然积极主动的要求分担同行师兄们所带的道粮,甚至是抢过来背在自己身上……
与我同来参加供僧的友人体质较弱,登山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现象,不少师兄们注意到这个情况后过来抢着背友人手中的道粮,一路不断询问身体情况,还有师兄将自己腿上的护膝毫不犹豫的戴在友人的腿上;我心里默默的感动着:我们从来此之前的彼此陌生,到参加供僧活动,为了心中同一个信仰,因缘和合成为了一家人,成为了亲人,彼此之间,事事只去想别人,想奉献和付出,而忘了自己。
来到净意茅蓬时已到下午,大家的体力都出现明显的透支,迈步略显沉重。这时候有师兄提议,我们一边念佛一边走,佛号不离心。我便开始在心里念佛,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刹那感觉腿脚轻快了许多,也逐渐忘却了疲倦,充满欣喜;常言说朝圣“佛菩萨迎你一千里,送你八百里”,果然不虚。
太阳西斜时,我们这一组大部分道粮都按照计划送到师父们茅棚,在净意茅蓬往上还有一个茅蓬需要供养。这时有师兄关切大家说:“我们还有一部分物资要供养今天最后一个茅蓬的师父,现在体力不支的师兄们就在这里休息,体能强壮的师兄还可以跟我们继续前进!”这一句暖暖的号召,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宏源法师开示的“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这是三宝弟子,有着让我发自内心皈依赞叹的力量。后来在山下汇集时见到那几位送最后一份道粮的师兄们下山,他们每个人都是疲惫又开心,身上的衣服都让汗水浸透了......
第三种感动是住山师父们的茅棚太简陋啦——不少都是简单的土坯房或石头、砖堆砌的房屋,房间生活器具非常简单,不少还是石桌石凳。他们为了道业,远离城市喧嚣的同时也是拒绝了生活的优质条件与出行的便捷!他们的简陋生活条件是第一次参加终南山供僧活动的我所没有想到的。在我的印象中,寺庙的庄严是应该有亭台楼榭,晨钟暮鼓。佛像是高大威严的瓷质,铜质或是贴金的,师父们住在僧寮中精进修行。而今我看到的是如此的简朴,甚至有些茅蓬可以简陋到卫生间不是封闭的,有蜜蜂萦绕其中。可想而知师父在这里的冬天怎样度过。也就是在这些茅蓬中,我渐渐明白供僧的意义,每到一个茅蓬,我看到师父慈悲感恩的面容,除了心生敬仰,更有一种对修行的苦涩难以名状的心酸。能够在山里的环境中如此修行,“以苦为师”的师父们,值得每一位佛弟子发心护持和供养。
下山的路总是好走的。这就像我们学佛的路,上山的路无论多么艰辛,坚持下来一定是胜利,一定是究竟彼岸。上山就是学佛时的精进,有平坦,有坎坷,有陡坡,有泥泞,因此弥足珍贵。而下坡路好走却绝不能走,绝不能退转初心。三皈依中,我们皈依佛两足尊。佛是福慧具足两足尊。这便是告诉我们,修行路上要福慧双修。供僧之路是福慧双修路上最好的诠释。“人生几何缘起缘落,恩恩怨怨得到什么,放下所有才会快乐。”
下山路上,感受着阵阵山风的吹拂,跟随着前面师兄的足迹,听着从遥远的寺庙里传来的若有若无、萦绕回响在山谷间的“南无阿弥陀佛”美妙召唤之音,如同人间净土一般......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