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正公每晨兴礼佛,祝云:“不信三宝者愿弗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后吕氏所出,若公著,若好问,若用中,皆贵显而奉佛。夫文正亦只是人世之善愿,而竟酬所期,至累世不绝。况求生净土,为出世间之大愿乎?文正之愿,取必于子孙者,得否未可知。况求生净土,取必于自己者乎?故知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昔有贵室供养一僧,问僧云:“师百年后,肯来某家否?”僧一笑,遂为其子。近世总戎范君,亦其父所供僧也。二事正类。夫一时之笑诺,即孕质于豪门,岂得积久之精诚,不托胎于莲品?因果必然,无容拟议矣!
【译文】 北宋大臣吕文正公每天早晨必礼佛,然后祝愿道:“不信三宝的人愿不要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后来吕氏所出的子孙,像吕公著、吕好问、吕用中,果然都是地位贵显并能崇奉佛教。这位文正公所祷的只是人世间的善愿,尚且能满其所愿,至累世不绝,何况念佛的人求生净土,乃是出世间的大愿呢?文正公的愿,取决于子孙,能否实现并不知道,然而毕竟得偿所愿,何况求生净土是取决于自己呢?由此可知,若不能往生净土,必定是精诚不够恳切的缘故。从前有显贵人家供养一僧人,主人试探地向僧人问道:“师百年后,肯来投生我家否?”僧微微一笑,后来即投生为他的儿子。近世总戎范君,也是他父亲供养的僧人转世而来的。这二事正好类似。只不过一时的笑诺,便致投生豪门;何况长期累积的精诚,岂能不托胎于莲品?这是因果必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可拟议的! ——演莲法师《竹窗随笔白话注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