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信徒,多以印光、蕅益、莲池等诸大师思想为主,并做为修学的圭臬。而对于净土宗有着“实际创立者”之称的善导(613~681)大师及其净土思想“五部九卷”:《观无量寿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至今却鲜有人提及与弘扬。从清末民初,由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善导大师注疏,并在金陵刻经处重新刻板刊行,自重新面世以来,虽有印光大师重新校对提倡,但响应者鲜,时至今日,并没有引起净业学人的足够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二点:
其一、“安史之乱”中,作为传播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重要理论基地——长安香积寺遭受了大规模战争的洗礼,唐史记载,长安城保卫战中,尤以“香积寺大战”最为著名和惨烈!香积寺大战,对寺院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寺院建筑崩塌,僧人四散奔逃,而很多经典注疏也随之灰飞烟灭;直接导致以长安香积寺为中心的净土宗基地消亡,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佛教则呈现萎靡不振,净土宗发展也萧条而无有生机。
“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收复京城长安的战争中,唐军在长安香积寺(今长安区南)北、沣水以东地区集结大量军队,准备迎击叛军安庆绪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九月,唐史上著名的“香积寺大战”爆发,又称“长安城保卫战”。这一年,郭子仪(697-781年)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授以平定叛乱之事。他调兵遣将,把唐朝15万大军驻守在神禾塬附近。自己的中军帐就设在长安香积寺内。另外,不仅聚集了重金雇佣的回纥骑兵4000余人;还有唐军“敢死队”之称的“陌刀队”,由李嗣业(?-759年)统领,他率部2000多人也驻守在中军的位置。当时,唐军和安史叛军在香积寺附近展开了殊死搏战,双面一共投入了30万兵力,展开大决战。此次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双方经过一日一夜的生死搏斗。最终,在香积寺之战中,李嗣业率领2000多持陌刀的“敢死队”步兵发挥超乎寻常的战斗力,跟随大军一举斩杀敌军6万余人,其他被践踏,坠死的敌军更是不计其数,也正因为这一战的表现,让李嗣业在大唐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最闪耀的一段篇章。战斗结束后,作为净土宗祖庭的长安香积寺经过此次战争的浩劫与洗礼,更加破败不堪,从此一蹶不振。寺内仅存善导大师精神象征性的建筑物——崇灵塔,而且很多珍贵的宗派典籍最终也一并湮灭在战争的长河中,一直沉寂至民国初年。
其二、“会昌法难”中,对佛教造成了十分沉重的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而善导大师对净土宗“开宗立教”的“五部九卷”之宏文,佚失不传;尤以京城长安为中心而建立的净土教派来说,经过这次毁灭性的打击之后,不仅失去了净土中心的地位,而且善导大师注疏就地消亡,终至化为乌有;乃至从此之后,北方佛教的发展包含净土宗在内,则一蹶不振了,一直影响至今。
“会昌法难”,是发生在唐武宗李炎(814-846年)会昌年间(841-846)的一次灭佛事件。唐武宗在推行灭佛运动时,主要采用三个步骤:一、下令调查统计寺庙和僧尼的数量,为灭佛作准备。二、所有非保留的大小寺院,一律限期拆除,寺院财产统统没收归为国有。三、发动全国声势浩大的舆论战与闪电战,一方面陈述了佛教的流弊,表明了他废佛的理由和决心;另一方面快速付诸于行动,一边宣布废佛的战斗成果,一边大力推进执行力度。据史料统计:唐武宗灭佛事件中,共拆除了4600个大、中寺院,4万个小寺庙,还俗僧尼26万500人,寺院奴婢15万人,没收上好良田数千万顷。在会昌法难中,各宗派的根本教典佚失不传,例如:南山律中的《随机羯磨疏》《戒本疏》;净土宗中的《善导大师全集》等;这次法难不仅毁坏大量造成北方佛教在内的禅宗、密宗、法相唯识宗、三论宗、律宗与净土宗等,沉寂而无生机,而且门派传承的人才凋蔽,义学发展与继承后继无人,宗派发展严重滞后。
隋唐之际,中日之间即建立的由官方承办的文化交流使团,在日本方面,特别成立声势浩大且闻名于世的“日本遣唐使”团,至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在公元8世纪时,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等注疏随遣唐使流传至日本本土。公元12世纪时,日僧源空大师(Genku 1133~1212),又名法然上人、黑谷上人,依据善导大师《四帖疏》思想,创立日本净土宗,并在日本大力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
清末以降,杨仁山(1837-1911)老居士在中华文化复兴与救国运动中,自从接触佛学之后,立定志向,致力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并成为当时的关键人物和领军人物,而且,大乘法相唯识宗思想的复兴,可以首推其为践行者与播种者,可谓是功不可没。
1878 年(光绪四年),杨仁山以“参赞”名义,随从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次子、早期著名外交家曾纪泽(1839-1890)出使欧洲,而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大臣。在这个期间,结识了日本真宗僧侣南条文雄和笠原研寿,并从南条雄文处获悉中国唐代散失的佛经,多为日本寺院所保存;所以他就委托南条雄文,在日本代花费重金代为搜购经书。在杨仁山与南条雄文长达三十年的友好交往中,南条雄文在日本为之搜购得散逸经书近三百种,其中就包括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之宏文。
早在1866年(同治五年)时,杨仁山在南京约集了十多位同志,分别劝募经费,创办金陵刻经处。选觅善本、刻印经书,金陵刻经处刻印的第一部经书,是魏默深辑的净土四经,即《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合刊本。1894年,金陵刻经处刻印了南条雄文从日本转寄来的善导大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1924年(民国四年)元旦日,这部重刻本《四帖疏》又经杨仁山居士请托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加以校对重新出版。文中还附有印光大师亲撰《观无量寿经·善导疏·重刻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