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文化,源自儒释道三家在历史的洪流中经过不断地交织影响、激荡融合而成。儒家,侧重人与世人的关系;佛家则讲人与宇宙的关系;而道家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信奉哲学超过信仰宗教,尤其是实用主义哲学更易受到人们热烈的追捧。中国高知喜欢做一个既有入世道德价值,又有出世道德价值的完人,以儒家的哲学来说,无非是“内圣外王”也。
对内圣的理解,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则有不同的诠释,而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儒家教化人成为“内圣外王”的圣贤之人,如历史上的孔子、孟子、王阳明、曾国藩等,表现形式及内涵多是通过“格物而致知”的,意即通过尽人伦世务而完满仁义、天理、良知,并且还能规范、引导世人臻至圣贤。诚如宋代哲学家王阳明《别诸生》中的两句诗言:“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换言之,儒家化人重在希圣希贤,达至成圣成贤。《孟子•离娄》上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可见儒家所说的圣人就是社会上道德完全的人。
道家示人之“道”重在“为学”与“为道”的统一结合,换句话说,“道”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诚如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世人生活处处不离“道”,在日用人伦中,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治世的知识,乃至建功立业之事,全部都是“为学”的范畴,当然也包括儒家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业。而“为道”的意义则是重在提高心灵的境界,乃为出世的思想。
“道”是宇宙的真理,既是一种天理、本源、法则、规律,也是一种处世的境界;“道”本身既不可以言,亦不可以示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可见,若是“道”可以言说,即以名言概念诠释的话,早已背“道”而驰、离“道”万里了;而名言概念只是约定俗成的“事物”之代号,也不等同名言概念所诠的本体。
总之,“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道”,而可以说得出的“名”也不是永恒的“名”。
道家与道教有对宇宙与人生的认知层次有本质的差别。南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约465~532) 在《灭惑论》中概括道家与道教的结论说:“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因此,神仙信仰就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也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当代著名道教学者李养正先生说:“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已故中国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亦指出:“道教以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主要目标,神仙思想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学习传统文化与哲学来说,道家思想所侧重是老子的智慧和哲学;而道教思想则以神仙之术为主,包含养生,方术,禳灾术、房中术、呼吸吐纳术,唤雨术,等等。
在学习传统哲学或文化时,我们应当学习道家思想还是道教思想呢?在《论语》中,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可见,对于学习道家哲学来说,我们应当取上或中或下而学,我相信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
佛家的哲学是关乎人与宇宙的关系,当然人也是属于宇宙的一部分,也是包含在宇宙中的。佛家的核心思想是“缘起性空”之理,佛教哲学的精神是“慈悲与智慧”,常称为“悲智双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即“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
“缘起”是指世间万事万物、森然万法皆是因缘(因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立的“有”;换言之,世间一切之有为法,皆是自身具足因缘而起的“有”;意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此为佛陀对于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的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比如在《阿含经》及诸多的大乘经典中,在在处处,多有阐明的十二支缘起。
简言之,“有”是缘起的有;“无”是缘灭的无。因此,因缘不具足,即“无”;而无意即因缘消散、各种条件的不具足。缘起性空亦即“有无”的过程。所以佛家提倡“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
儒释道三家与儒释道三教有本质的不同。要而言之,儒家不等于儒教,道家不等于道教,佛家也不等于佛教。道家与道教所宣传的教义,有时不仅不同,而且有相反。道家教化世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而道教却教人逆反自然与常识。
据老子与庄子而言,“生而有死这是自然的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中的主要教义,则是教化人天修炼长生之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乃至修炼方术等,这显然是反乎自然规律、逆天而行。虽然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和不屈于死亡的过程,但是终究是徒劳的!
|